《大乘起信论》界诠法师 宣讲(104)


《大乘起信论》讲记



【复以何义得说差别?以依业识生灭相示。此云何示?以一切法,本来唯心,实无于念。而有妄心,不觉起念,见诸境界,故说无明。心性不起,即是大智慧光明义故。若心起见,则有不见之相,心性离见,即是遍照法界义故。】


“复以何义得说差别”,本来是这样,这句话确实是这样没有什么体相。他不是提出假设问答嘛,平等,确实是平等,虽然有种种名称,它体只有一个。那么为什么要说它种种差别呢?所谓说差别是站在众生这个角度来说有差别的,依于业识生灭相来显示,也就是以妄识生起,自然有差别。凡夫、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,这里面就有差别,他各自证的不一样,习性不同,则有差别,所以说依业识来说有。


“此云何示”,它不是来说明嘛,怎么来说明它呢?“以一切法,本来唯心”,一切法没有离开我们心的认识,一切法本来就是心法嘛。“实无于念”,没有念,众生有妄心不觉,起念头了,所谓有念头,心动有妄念,所以有种种境界相的千差万别。


“故说无明”,说明有无明。“心性不起”,若这个心性不起妄念的情况下呢?“即是大智慧光明义故”,这就是大智慧光明。如果能起心,分别动念了,无明没断的情况下,所以它有差别,这是一句。


第二句,“若心起见”,心动念起心了。“见”,见什么呢?见种种境界,有种种境界了。“则有不见之相”,既然有见,你就有不见的意思。什么意思啊?这里面有不平等相,你既然有见就有不见,看不见的东西,我见到这个了。你说我看到这座山的前面,山的后面你就看不见了,你分别境界了。千差万别的事相,意思说就有不平等相起来,起心动念有境界相,有种种不平等相,就是“不见之相”。


“心性离见”,如果证于理,心性离见,离于妄见,“即是遍照法界义故”。“遍照法界义”,离性了就能见,你有所执著的话,相当说我喜欢这个人,那你就不喜欢那个人,你去赞叹那个人,我就贬低那个人,就有这样的一种差别。你离见,一切都是一样平等。


……下回待续






阅读原文